内    容
评    论
【党建思政】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收看“同上一堂课”
时间:2022-3-25 12:45:51         浏览次数:14914

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审核:佘东)3月23日下午,安徽省智慧思政课教学平台推出“同上一堂课•名家名课”第九期:“信息化教学新常态下的思政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在线收看直播并交流学习体会。本期邀请的授课专家石瑛教授是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匡亚明特聘教授、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巡讲团”专家、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

课上,石瑛教授首先直陈当下思政课矛盾已经变成高质量的思政课需求和思政课现有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则需要实现思路、教材、教法、机制、环境创新创优。分析提出学生想听的思政课是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和有人有己的,而思政课教师面临理论和能力双重恐慌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次指出在思政课教学中应该避免授课内容缺乏思想性、理论性;授课方式缺乏亲和力针对性;授课态度不认真不仔细;课堂管理不够纪律有待加强;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不强的问题。解决问题就要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获得感,而好的思政课应该配方优良、工艺精湛、包装时尚。

接着,石瑛以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为依托,紧扣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具体阐述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教育信息化的八个预言为导入,梳理信息化思政课建设发展历史,指出思政课要逐步实现课程国际化、平台本土化,打造中国特色的平台与课程。从十八大提出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到十九大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世界高等教育第一方阵。

最后,讲到要打造“金课”建设“一流”课程。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从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两个角度阐明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的具体实现。提出“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两个融合”线上和线下联动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以吉大思政课在线教学模式举例。“三项要求”成果导向、迭代优化、持续改进,实现内容融合创新、技术融合创新和模式融合创新。

观看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本期名家名课紧扣新常态下信息化思政课建设难点痛点,非常接地气。王丹丹老师交流学习体会时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阐释、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所以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就要提高思政课程质量。而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以往较为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思政课程的教学资源,有效推进思想课程的改革创新。

---------- 相 关 信息 ----------
   【关闭窗口